2014年11月23日 星期日

Can I Have My Dream--"孩子立下志願,大人能許他未來嗎?"--UDN Editorial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9084142.shtml

孩子立下志願,大人能許他未來嗎?
【聯合報╱社論】
2014.11.23 03:17 am




選戰進入最後的肉搏階段,大街小巷穿梭的宣傳車聲調越來越高亢。與此同時,十二年國教宣導說明會連日來正在各縣市進行,與會家長不受選戰喧囂干擾,關心孩子的未來更勝於關切百里侯誰屬。

家長憂心的是明年免試入學方案,如何比序,積分怎麼算,甚至會不會再翻案。教育當局則更希望讓家長了解,國中教育生態不再以升學為唯一導向重點在讓學生依其性向與興趣,選其所適,愛其所選。然而,如果孩子們可以自主,他們會如何選擇?

My comments: Good question: Are kids allowed to dream their dreams?

兒福聯盟稍早調查發現,國中生面對「我的志願」的職業想像和生涯抉擇,出現明顯的世代差異。傳統師長鼓勵的「救國淑世」,與家長期望的「立大業」,不再屬於新世代語彙,連醫師、律師、政治家都不受青睞;相對的,廚師/麵包師、美容/美甲/美髮師和職業運動員等「小確幸」職業,才是國中生的最愛

My comments: All kinds of jobs are essential to the world. For example, good cooks can make people happy by serving them delicious, healthy food.

                           On the other hand, will these kids change their minds later? When I was studying in the States, a former student who graduated from Chieh-show Junior High School and was then studying at Chien-kuo Senior High wrote me a letter, in which he mentioned that he would like to be a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 like me. In reply, besides recognizing his decision, I told him he was always free to change his mind. Now he teaches math at cram school and is popular with his students.

教改廿年問題叢生,各方卸責;十二年國教入學爭議,延燒不止。這項調查結果,值得為孩子的未來吵得面紅耳赤的大人們省思。事實上,在整體社會氛圍與媒體傳播效應下,青少年很容易感受到:與其淪為青年高失業、低薪資、多派遣的產業後備軍,不如開小店,作自己,掌握小確幸。而阿基師、吳寶春、林書豪等鎂光燈聚焦的職業達人,典型不遠,偶像可及,更證明職業無貴賤、行行出狀元。因此,國中生會立下這類志願,並不意外

對此,有人喜於社會價值與學生興趣的多元發展,正符合十二年國教適性揚才的宗旨;也有人憂於青少年只看到這些職業不必用功讀書、應付考試,卻看不到這些職業偶像成功背後的艱辛過程;更有人慨嘆,孩子生涯想像淺薄短視,既不見遠大抱負,也不知奮鬥開拓。但世代之間職業觀念的大改變,不論聞者或喜或憂或嘆,都應該思考家庭、學校與教育當局在協助孩子未來抉擇時的角色與功能

My comments: By reading autobiographies of famous chefs, kids will learn how they reach where they belong. 

事實上,青少年對職業的想像,固易受媒體效應影響,但在職業的選擇上,則家庭環境與父母期待更能左右孩子的方向。因此,父母親如能體認世代間人生價值的遞移,尊重孩子的興趣,避免對孩子成龍成鳳的過度期待,或者進而主動和他們分享工作與職場經驗,協助他們了解學習興趣、釐清生涯方向,則孩子更能勇敢踏出自我人生的第一步。

學校的輔導機制,在協助孩子進行生涯探索,也扮演著更專業的角色,並與家長合作,提供諮詢,幫助孩子走上人生的適切道路。目前國中都採用了生涯輔導、職涯測驗、技藝教育、高中職參訪或入班宣導等多種適性輔導工具,但在兒福聯盟調查中,仍有三成以上國中生對未來生涯懵懵懂懂,近四分之一國中生對升學進路徬徨猶豫,而這正是十二年國教適性輔導的重要任務。尤其,「學生輔導法」已於十月底三讀通過,學校更要作好適性輔導,並讓孩子體認職業的尊嚴,知道任何成功的職涯都須歷經磨練。特別是弱勢的孩子,家庭功能不彰,不易作出適性選擇,學校輔導功能更形重要

My comments: The couseling course should be included in the senior-year curriculum in high school, too.

教改大檢討,李遠哲說,家長的價值觀不相信「行行出狀元」,因此很難推動多元化社會。但是,家長的價值觀或許難改,國中生的人生憧憬卻早就轉變了。反而像李遠哲曾高喊「讓高職成為歷史名詞」,卻是教育政策的誤導;若果真關閉了高職,將讓多少國中生的阿基師夢斷?而技職學校多升格大學,導致高職學生寧升學不就業,並造成技職教育重學術輕實務的產學落差現象,這是教育當局必須解決的問題。

My comments: Vocational schools should co-exist with academic schools.

「我的志願」的世代遷移,讓上一代「憂國憂民憂天下蒼生」的鴻鵠大志,變成了新世代「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的人生小確幸,這是時代變化的結果,也是社會價值多元的反映。大人們無論憂喜,都很難改變這樣的趨勢。孩子的生涯想像即使稚嫩模糊,卻可能潛藏無限發展空間;少年的人生志向,及長因跌撞顛仆或認清現實而轉變,也是很正常的發展重點在是否健全心態,充實素養,作好提升自我、開拓未來的準備。而能否適性揚才,正是十二年國教的重大挑戰。

是的,孩子立下志願了,大人能許他未來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