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6日 星期一

Mass Media & Global View--加強國際觀 教部請媒體幫忙

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MAIN_ID=13&f_SUB_ID=104&f_ART_ID=269308

加強國際觀 教部請媒體幫忙

【聯合報╱記者薛荷玉/台北報導】2010/09/06


如何提升中小學的國際教育?教育部長吳清基表示,將在年底前完成「台灣中小學國際教育白皮書」,他並呼籲媒體能增加英語新聞;HBO等英語發音的電視頻道,除中文字幕外,最好也同時打上英文字幕,協助學生看電影、學英文。
My comments: Twenty years ago when I was studying in the US, I found the caption machine intriguing. With it on, one could read the English subtitles. Here in Taiwan, the CD-ROM of the CNN magazine allows listeners to read the English subtitles if they choose to.

但有學生及網友表示,看電影主要目的在娛樂,如想要學英語,會租或買電影光碟,即可選中文、英文、或無字幕,且可重複播放學習;也有人認為,電視螢幕不像電影那麼大,有時中文字幕就占二行,再加上英文字幕會太擠。

My comments: Why not give TV audience some options?

國語日報社昨天舉辦以國際新聞為特色的「國語日報週刊進階版」創刊茶會,會中有台北市南湖國小與台北縣中山國小的國際新聞搶答PK賽,還邀請教育部長吳清基與前任部長、現任政務委員曾志朗,舉行「國際教育小論壇」。

吳清基舉今年4月發生的冰島火山爆發事件為例,造成全球9萬5千班次飛機取消,規模甚至超過2001年的911事件,台灣也有2千旅客滯留歐洲,顯示許多國際事件造成巨大影響,宛如「蝴蝶效應」,現代人不能沒有國際觀。

他坦言,台灣學生的外語能力不夠強,可能跟缺少外語學習環境有關,未來將透過高教整合,增加大學的全英語課程。

My comments: Learning some subjects through English is a good way to enhance English ability.

吳清基提及兩周前到新加坡,碰到駐新加坡代表史亞平,她建議電視媒體應增加國際英語新聞,以培養國人的英聽能力;電視上的西片頻道,最好也能增加英文字幕。

但學好英語並不等於國際化,吳清基強調,培養國際觀最重要的是能欣賞不同文化,包括尊重新移民文化,他也希望來自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的新移民之子,在小學裡面也能學習「母語」。

My comments: Being open-minded and appreciative of foreign cultures is the first step to globalization. There are no right or wrong cultures; they are only different.

兩所國小的PK賽則由中山國小以8比5勝出,參賽的小學生能正確答出上海世博的主題為「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等難題,讓大人也佩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