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23日 星期日

If I Were a Freshman Again--5

One more article on "If I Were a Freshman Again":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5093751.shtml
再當新鮮人/劉維公:樂當書呆子 扎學術根基

聯合報╱劉維公/口述、記者何定照/整理】
2009.08.23 04:10 am

若我再念一次大一,我還是會選擇當時的生活方式:打下學術根基。

其實我念社會學完全是偶然:填錯志願。

我是那種從小品學兼優的模範生,高中填志願時只想念公立學校就好,就依台大國貿、經濟一路填下來,按照分數,我本來該上台大政治系公共行政組,但不小心連填兩個社會系,結果誤打誤撞,反而成就我的未來。

My comments: Life seems to have its course.

填錯志願 將錯就錯

我向來適應力強,所以發現上了社會學系,也覺得沒什麼大不了,反正社會系出路跟念公共行政應該差不多,何況念起來也滿有感覺,從未想過轉系。

大一時我非常單純,每天除了上下課、念書、參加社團,就是在校園玩排球,生活重心比較是在學術札根。

同學雖然有人跑夜店,但我一直到研究所才去見識,就連參加舞會都是站在一旁看,到念研究所才下去跳,這種生活也許像個書呆子,但我從不後悔。

讀原文書 打開視野

台大社會系從大一就有許多原文教科書,我花了許多時間念,覺得視野漸漸打開;最重要的是,系上有許多好老師,像蕭新煌、瞿海源、葉啟政、張曉春等,他們那種對教書、對學生的態度,形成一種氛圍,讓人覺得學術值得探索、尊敬。我就是從那時開始嚮往學術生涯。

系上課程外,我也參加當時的異議社團大學新聞社及大陸社的讀書會,跟著現在清大教書的陳明祺念新馬克思主義,增添新的思考角度。大二時大新社因爭取校園言論自由被抄,沒法發社刊,那時我當系學會總幹事,還跟大新社說可以把文章拿到社會系刊來發,結果發了後我沒事,倒是總編輯被學校約談,哈!

學演話劇 磨觀察力

除了念書之外,我也參加話劇社,這對我影響很大。社會學很抽象、很理論,話劇社則能訓練表達以及面對群眾的能力,這都幫助我懂得應對進退,並為往後教書、演講打下基礎。

另外,學演戲的過程也刺激了我的觀察力、角色揣摩能力,現在大家常說我擅長「趨勢探索」,我覺得都受那段經驗啟發。

My comments: This reminds me of Steve Jobs' "You've Got to Find What You Love," in which he mentioned how he benefited from the calligraphy club he had attended.

對我來說,人的生活方式是階段性的,我大學雖然有很多事沒做,但也因此培養了學術根基與生活紀律,才能在現在找到平衡點,不會因外界環境複雜而脫軌。

角色扮演 認識自己

現在回想,我從大一就沒有特定信仰,我在學術、生活、觀念上,都沒有特定的框框,就像個海綿體,可以吸收任何東西,轉化成自己的能量。這也是我覺得念大學最重要的態度:要誠懇面對生活、學術及自己的身分。

現在的環境大不同了,我只希望大學生不要再流連網咖。大學生活不是線上遊戲,不能restart;也不是電視的上百個頻道,不喜歡還可以選下一個;更不是電腦視窗,跳開就可以。

My comments: We should take better care of our real world instead of the virtual world.

你們得了解自己已經是大學生,何不當作在玩角色扮演,好好扮演大學生?

記住,人生只有這一次,認真扮演這個角色,未來就不會後悔。

My comments: Yes, all we get tomorrow comes from what we do today.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