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1日 星期四

Preparation for the Future--"校園超連結/為未來準備人才"--from UDN

http://udn.com/NEWS/READING/X4/8646935.shtml

校園超連結/為未來準備人才

【聯合報╱嚴長壽(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台東均一中小學、宜蘭慈心華德福學校董事長)】
2014.05.01 04:30 am


偏鄉的硬體都已經不錯了,然而學校愈做愈小,孩子愈來愈留不住,有能力的教師與學生都被拔走,政府應該學習美國,用公辦民營的方法,支持有心辦學校的人……


教育,是一個社會最重要的隱形建築,真正的文化生命必須正本清源,從教育的起始點開始涓滴累積。2011年,在我了解世界教育的趨勢,準備出版《教育應該不一樣》前夕,恰好應趙元修先生的邀請到美國演講,並順道參觀了休士頓的KIPP(Knowledge is power program)學校


My comments: When I was studying in the States, the then-presidential  candidate Bill Clinton said during the election campaign that it was education that changed him and made him who he was.



KIPP學校在很短的時間內,引發了美國改革基礎教育很大的風潮,被譽為全美最有前途的新型公立學校網范柏格和李文這兩個創辦人,懷抱著極大的熱情,投身弱勢生脫貧的教育制度,也正好吻合了我對台灣的期待。

My comments: For details: http://www.kipp.org/

一走進KIPP的校園,你會很震驚,放眼望去都是激勵人心的標語,比方「People make the difference」「Think like a champion today」。學校建築非常簡單,頂多就是個倉庫,比我們的很多學校都還簡陋,但每條走廊一塵不染,老師跟學生甚至就坐在走廊上討論起來

140餘所KIPP學校中,超過九成的學生都是有色人種(非裔與中南美裔居多),絕大多數來自低收入家庭。在美國哈林區、拉丁區,偷竊很常發生,學生在置物櫃藏毒品、刀、槍。然而KIPP做到:所有學生置物櫃設在公共走道上,每一個都可以隨意打開、沒有上鎖、沒有塗鴉,讓孩子從小就在這裡養成生活紀律

My comments: Schools will never be wrong when they put emphasis on character building.

不一樣的學校

富裕的家庭或有教養的家庭中,家裡可以教給你禮貌,給孩子自由、思考,像華德福這樣推崇藝術、創造,是一種教育模式。

窮小孩沒有選擇的機會,在社經地位低落的街區,他們身邊就是一堆吸毒的、中輟的,在這種極端中,KIPP採用另一種極端去約束孩子。因為弱勢家庭缺乏生活紀律,酗酒、黑幫各種環境都有,所以學校對這些學生必須有更多要求

My comments: Schools are the place for them to learn discipline.

早期的KIPP要求孩子更早上學讀書、更晚放學,所以家長也要有很大的承諾,配合這樣的接送。KIPP的老師不是傳統美國自由放任的教學態度,老師從小設定目標,從品格教育著手,教導孩子禮貌、要求他們做一個自信的人

美國表面上雖然有三成多的大學入學比率,但仔細分析,白領階級的孩子入學率可以高達七成多,貧民入學卻不到7%。真正弱勢的族群只有那麼低的比例可以進大學,所以范柏格他們希望做的翻轉,就是讓這些弱勢孩子能夠拉高對自己的情感。他要學生有更高的自我要求

KIPP要孩子在進來的那一年,就要預想自己12年畢業後要上哪個大學從小就訂好志向,往那個方向去努力。KIPP的校訓「Work hard, be nice」就是台灣講的品格教育,沒有一件事情可以輕易達成,孩子得撥出更多時間去讀書、自習,只有當自己很認真去追求這個目標,才有可能做到。KIPP教出來的孩子,往往充滿自信與希望。

讓每個孩子都發光》這本書有一個很重要的提醒──逆轉台灣的教育體制,讓弱勢可以翻身,政府責無旁貸。社會應該重新檢討,當現有的公立學校沒有辦法促進階層流動,即便偏鄉的硬體都已經不錯了,然而學校愈做愈小,孩子愈來愈留不住,有能力的教師與學生都被拔走,政府應該學習美國,用公辦民營的方法,支持有心辦學校的人

由於美國公立學校的運作機制已經陷入僵局,複雜的師資問題,多年的沉痾無法立即改善,於是他們透過特許學校,容許新的補救系統重新發展,得到不一樣的教育,給窮小孩翻身的機會。

一個改變的力量

既然受基本教育是國民的權利和義務,政府就應該以同樣的標準補助經費給每個孩子。任何有心興學的,政府就依學生人數,不分公私立,補助給學校。儘管還是要對外募款,但就沒有那麼大的生存壓力。

美國不只是KIPP,各種特許學校、公辦民營非常興盛,家長多了選擇也非常高興。反觀台灣,貧富、城鄉差距愈來愈大。窮學生進不了名校,以前還可以去師專爭取保障,翻轉自己的命運,現在這個機會幾乎都沒有了。

當台北市、新北市覺得英文很重要,每周加一堂英文課,就要兩百個英文老師。老師哪裡來?從偏鄉吸過來!偏鄉人才留不住,大家都想到台北來,稍有經濟能力的當然都到市區買房子、念好學校。而偏鄉永遠愈來愈弱,因為沒有好教育。

挪威的衡量指標就是偏鄉要跟城市一樣,支援偏鄉的孩子有更好的資源,讓偏鄉的師資水準、待遇、能力都能跟城市比較,而不是讓偏鄉愈來愈弱。KIPP讓弱勢翻身的作法很值得政府參考。

我之所以會參與宜蘭華德福學校,正是因為華德福在台灣就是一個反向操作,每年有三百個候補家長等著送孩子進來;對偏鄉來講,它就是一個改變的力量,是政府可以參考的模式。

當有個像華德福的學校,你發現醫生為了把小孩送來,結果他來這邊開業、藝術家、專業人士也來了。慢慢地,這地方整個再生了。這反而是一個學校代表一個社區的未來方向。

在我有生之年,這是我最著急、第一個要做到的事──讓偏鄉有翻轉的機制。借鏡KIPP的模式,我還在學習。

My comments: Thumbs up!

KIPP成功的關鍵還有老師,他們肩負著使命感進到這個教育體制裡,很自覺地要幫助這些弱勢小孩,做事自然有共識,有同理心,目標、方向明確,知道所為何來……

結合學生、家長與老師的力量,KIPP確確實實做到了,用教育翻轉命運。KIPP造就了一個非常值得參考的環境。

●摘自天下文化出版《讓每個孩子都發光:KIPP學校的奇蹟》


 

全文網址: 校園超連結/為未來準備人才 | 繽紛‧心情 | 閱讀藝文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READING/X4/8646935.shtml#ixzz30SEIifC0
Power By udn.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