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8日 星期五

On Creativity--牛頓地心引力 那顆蘋果非全貌

http://udn.com/NEWS/OPINION/X1/6680803.shtml

牛頓地心引力 那顆蘋果非全貌
【聯合報╱林清富/台大電機系暨光電所教授(台北市)】
2011.10.28 02:42 am


 


近日蘋果當紅,賈伯斯傳引起轟動,讓林百里感慨台灣缺乏創新,說是恨死台大電機系,並說他因為書讀不好,所以成功;而李家同教授回應,不會創新?是基礎不扎實,重申其對母系的感激,希望母系能夠使學弟妹們有非常扎實的電機學問。

創新到底來自什麼?

這讓我想起大家常談的,牛頓因為被蘋果打到,所以想到地心引力。最近也有不少媒體重談此趣事,以和賈伯斯創立的蘋果電腦公司相輝映。

這反映了,不少人不求甚解,對於牛頓為何想到萬有引力,沒有深思。甚至於對愛因斯坦,也多強調其叛逆的一面,卻不瞭解他邏輯思考的嚴密性,不知道愛因斯坦不是為叛逆而叛逆,而是發現前人的說法邏輯性不佳,所以才另起爐灶。

牛頓為何想到地心引力?這個已經幾百年的問題,如果只停留在「因為蘋果掉下來,讓牛頓想到地心引力」這麼簡單的概念,顯然無法一窺創新根源的奧秘。

創新和社會思潮及哲學思想有很大關聯,在牛頓前不久,西方的文藝復興運動產生了許多新想法,包括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的哲學思想,嚴密檢驗傳統觀念,其中伽利略重新檢驗亞里斯多德的物理觀,提出新的物理觀,就是現在大家熟悉的「動者恆動,靜者恆靜」,牛頓後來進一步寫出F=ma的運動定律。

就當時而言,F=ma這個定律可以從水平面運動的物體得到很好的驗證,要改變速度,必須施以力量;但卻難以解釋垂直運動的物體:為什麼垂直運動的物體,沒有人對其施力,速度卻改變了?

為了解釋此一現象,牛頓「發明」了超距力的概念,就是某些力可以不需接觸,就會存在。後來,愛因斯坦又認為牛頓的「發明」還是不夠高明,所以提出了相對論。

曾經有台大物理系教授和台大心理系教授辯論,到底是牛頓「發現」或「發明」了地心引力?只要不讀死書,就可以知道,到底「發明」或「發現」,那個說法較好。

創新有很多層面,如思想創新、學理創新、設計創新、技術創新、組織架構創新、商業模式創新…不一而足,但創新的根源,應該不在書讀不好、或不讀書,而是要讀書,但不讀死書。

林百里董事長的驚人之語,若能帶動社會多思考創新的來源,也是很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